希尔顿国际娱乐是全国首批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。1978年开始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,1994年开始招收港澳台研究生,1998年取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开展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工作单位,2000年批准开展临床医学(中医、中西医结合)硕士专业学位工作,2003年获准设立中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,同年被批准为高校教师在职申请硕士学位培养单位,2006年获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单位,2007年获批设立中药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,并取得推荐优秀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,2009年取得临床医学(中医学)博士专业学位授予权,并开展全国首届中医师承与专业学位衔接工作,2011年取得中医学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和临床医学、药学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,2012年获准设立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,2014年取得口腔医学、护理、公共管理专业学位授予权,2015年经调整确认后获得中医博士、硕士专业学位、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。
目前学校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覆盖中医、中药、中西医结合3个一级学科;博士学位点覆盖中医、中药2个一级学科和中西医结合临床二级学科;硕士点覆盖中医、中药、中西医结合、临床医学、护理学、药学6个一级学科和生物化工二级学科,自主设置听力学、中医药卫生事业管理、中药市场营销、口腔修复重建医学、中医药信息学、实验动物与比较药理、中医药生物工程学、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和中西医结合预防医学目录外专业9个;专业学位覆盖中医专业学位博(硕)士、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、口腔医学硕士、护理硕士、公共管理硕士等5个专业学位类别,基本形成了以中医药为主体,多学科协调发展,学位类型齐全,培养层次完备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格局,以及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互为补充、科学学位与专业学位并重发展的完整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体系。
学校现有博士生导师122人,硕士生导师667人,现有在校研究生共2050人,其中,博士生194人,硕士生1856人,另有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33人。已培养毕业研究生5949人,其中博士生482人,硕士生5467人,已培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临床医学(中医师承)博士24人,硕士20人,已培养出站博士后29人,授予同等学力硕士学位745人。
学校全面推行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校、院二级管理体制,明晰学校及学院的管理职责,建立健全培养、学位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运行机制,配备研究生教学秘书及思政教育辅导员,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改革,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。
在规范培养全日制学术学位、专业学位研究生和中医师承专业学位的基础上,积极开展在职人员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培养工作,不断为学校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注入新的活力。
(统计截止时间2017年9月30日)
学术学位点分布情况 |
||||
一级学科 |
二级学科代码 |
二级学科 |
所属学院 |
|
中医学● |
100501 |
中医基础理论 |
基础医学院 |
|
100502 |
中医临床基础 |
|||
100503 |
中医医史文献 |
|||
100504 |
方剂学 |
|||
100505 |
中医诊断学 |
|||
100506 |
中医内科学 |
第一、二、三、四临床医学院 第一、二、三临床医学院 |
||
100507 |
中医外科学 |
|||
100508 |
中医骨伤科学 |
|||
100509 |
中医妇科学 |
|||
100510 |
中医儿科学 |
|||
100511 |
中医五官科学 |
|||
100512 |
针灸推拿学 |
|||
100513 |
民族医学 |
|||
1005Z1 |
中医药卫生事业管理▲ |
人文社科学院 |
||
1005Z2 |
中医药信息学▲ |
医学技术学院 |
||
中药学● |
100800 |
中药学 |
药学院 |
|
1008Z1 |
中药市场营销▲ |
人文社科学院 |
||
1008Z2 |
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▲ |
生命科学学院 |
||
药学◎ |
100701 |
药物化学 |
药学院 |
|
100702 |
药剂学 |
|||
100703 |
生药学 |
|||
100704 |
药物分析学 |
|||
100705 |
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|
生命科学学院 |
||
100706 |
药理学 |
药学院 |
||
1007Z1 |
实验动物与比较药理▲ |
动物实验中心 |
||
1007Z2 |
中医药生物工程学▲ |
生命科学学院 |
||
生化学工程与技术 |
081703 |
生物化工 |
生命科学学院 |
|
临床医学◎ |
100201 |
内科学 |
第一、二、三、四临床医学院 |
|
100202 |
儿科学 |
|||
100203 |
老年医学 |
|||
100204 |
神经病学 |
|||
100205 |
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|
|||
100206 |
皮肤病与性病学 |
|||
100207 |
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|
|||
100208 |
临床检验诊断学 |
医学技术学院、第一、二、三、四临床医学院 |
||
100210 |
外科学 |
第一、二、三、四临床医学院 |
||
100211 |
妇产科学 |
|||
100212 |
眼科学 |
|||
100213 |
耳鼻咽喉科学 |
|||
100214 |
肿瘤学 |
|||
100215 |
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|
第一、二、三临床医学院、口腔医学院 |
||
100216 |
运动医学 |
第一、二、三、四临床医学院 |
||
100217 |
麻醉学 |
|||
100218 |
急诊医学 |
|||
1002Z1 |
听力学▲ |
医学技术学院 |
||
1002Z2 |
口腔修复重建医学▲ |
口腔医学院 |
||
中西医结合◎ |
100601 |
中西医结合基础 |
生命科学学院 |
|
100602 |
中西医结合临床〇 |
第一、二、三、四临床医学院 |
||
1006Z1 |
中西医结合预防医学▲ |
基础医学院 |
||
护理学◎ |
101100 |
护理学 |
护理学院 |
|
注:●为一级学科博士点 ◎为一级学科硕士点 |
||||
〇为二级学科博士点 ▲目录外自设二级学科 |
||||
专业学位点分布情况 |
||||
专业学位类别名称 |
专业领域代码 |
专业领域名称 |
招收学院 |
|
中医(博士)☆ |
105701 |
中医内科学 |
第一、二、三、四临床医学院 第一、二、三临床医学院 第一、二、三、四临床医学院 第二、三临床医学院 |
|
105702 |
中医外科学 |
|||
105703 |
中医骨伤科学 |
|||
105704 |
中医妇科学 |
|||
105705 |
中医儿科学 |
|||
105706 |
中医五官科学 |
|||
105707 |
针灸推拿学 |
|||
105708 |
民族医学(含:藏医学、蒙医学等) |
|||
105709 |
中西医结合临床 |
|||
105710 |
全科医学(中医,不授博士学位) |
|||
临床医学(硕士)★ |
105101 |
内科学 |
第一、二、三、四临床医学院 |
|
105102 |
儿科学 |
|||
105103 |
老年医学 |
|||
105104 |
神经病学 |
|||
105105 |
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|
|||
105106 |
皮肤病与性病学 |
|||
105107 |
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|
|||
105108 |
临床检验诊断学 |
医学技术学院、第一、二、三、四临床医学院 |
||
105109 |
外科学 |
第一、二、三、四临床医学院 |
||
105110 |
妇产科学 |
|||
105111 |
眼科学 |
|||
105112 |
耳鼻咽喉科学 |
|||
105113 |
肿瘤学 |
|||
105114 |
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|
第一、二、三临床医学院、口腔医学院 |
||
105115 |
运动医学 |
第一、二、三、四临床医学院 |
||
105116 |
麻醉学 |
|||
105117 |
急诊医学 |
|||
105127 |
全科医学(不授博士学位) |
|||
105128 |
临床病理学(不授博士学位) |
|||
口腔医学(硕士)★ |
1052 |
口腔医学(硕士) |
口腔医学院 |
|
护理硕士★ |
1054 |
护理学 |
护理学院 |
|
公共管理硕士★ |
1252 |
公共管理硕士 |
人文社科学院 |
|
注:☆为博士授予权学位点,★为硕士学位授予权学位点。 |